夏日的試驗場,地表溫度早已沖破四十度。毒辣的太陽像個火球,炙烤著金屬設備,反射的光刺得人睜不開眼,連空氣都仿佛在滋滋灼燒。就在這樣的“熔爐”里,由航天科工十院航天天馬三個部門組成的攻堅小組,正頂著烈日,全力以赴開展一項目調試任務。
根據項目要求,需要在七月底完成調試,籌備開展八月初的試驗任務,調試任務的成敗直接關系到項目后續的立項與發展,任務的嚴肅性和時間的緊迫性,對小組來講都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。該項目全系統均由公司自主研制、生產并調試,是公司在無人平臺專業領域技術積累與研制能力的集中體現。此次調試任務不僅是一場攻堅戰,也是一場嚴苛的“能力檢驗場”。
“我們要從零開始構建系統。”面對專業技術空白、人員經驗缺乏和時間緊迫的三重挑戰,研究所三室吳主任眼神堅定,立即組織組員們開展任務攻關。此次調試任務需要解決指控、光電、隨動三大系統的復雜協同難題。
調試剛啟動,隨動參數解析問題就給了大家一個“下馬威”。吳主任抹了把額頭的汗,召集眾人圍在設備旁:“這是塊硬骨頭,時間不等人,咱們必須一起啃下來。輝朋,先說說隨動系統的情況。”
“數據波動異常,參數設置異常。”
“數據收發明顯延遲,校準指令反饋異常。”
“我們應當重點排查參數傳遞鏈路。”
頭頂烈日似火,討論也熱火朝天。在后方支援的旭哥,雖未到現場,卻在后方扛起綜控重任,通過電話精準傳遞每一條控制指令。思遠不時指著屏幕上的數據曲線:“你們看,指令發送后隨動響應曲線有明顯毛刺,數據交互肯定有問題。”他報出一串關鍵數據,小霞在一旁快速記錄。在連續兩天的反復試驗、調整下,隨動參數解析異常的問題終于被攻破,為系統協同邁出了關鍵一步。
難題攻克,團隊士氣大振。可新的挑戰很快襲來,光電模塊傳來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數據出現不明抖動,這讓小彭犯了難。他蹲在設備旁,眉頭緊鎖地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,先試了平滑五拍濾波,結果抖動沒消,反而讓數據滯后嚴重。吳主任立即組織組員們開展研討分析,結合思遠的指控系統數據和茍輝朋的隨動響應曲線,最終分析出抖動源于信號干擾,在改變方案后,成功突破了這道技術壁壘,又一難題迎刃而解。
當最后一項測試完成,驗證了重要組合的坐標轉換模型時,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。小霞看著身邊的同事們,打趣道:“你們瞧瞧,每個人都曬黑了好幾個度,回去怕是沒人認得出了。”
炎炎夏日,鏖戰十天。攻堅小組不負眾望,克服了從無到有的技術鴻溝和經驗短板,突破了項目技術壁壘,終于在時間節點前圓滿完成了產品的所有調試工作,確保項目具備了參加試驗的條件,為進場試驗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。
無論是烈日下的堅守,還是幕后的支持,他們都用汗水與智慧,深耕拓展無人平臺專業領域,協同拼搏答好了這張“能力卷”,生動地詮釋天馬人的擔當與奉獻,譜寫了一曲跨越空間的攻堅贊歌。
(文/向傳嬌 攝/李勤香 劉一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