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車間一線,問題反饋的通道更順暢了;在職工工作生活中,“急難愁盼”的清單變薄了……這些細微變化,正是航天科工六院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生動注腳。
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六院黨委以“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韌勁,將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強軍首責、持續加強民生改善、堅持推動創新發展深度融合。從黨委到黨支部,再到基層班組,一項項問題清單轉化為一個個暖心舉措;從制度約束到文化浸潤,警示教育走進職工工作生活;從傳統管理到數字賦能,不僅是作風建設的“政治體檢”,更成為高質量發展的“賦能工程”。
把“急難愁盼”變成“幸福清單”
“孩子們暑假有去處,我們也更放心了!”在托育中心,職工子女正圍坐在老師身邊,聽故事、做手工,笑聲不斷。為解決職工子女暑期托管難題,六院工會積極開展調研,選擇了3家機構近30個校區,覆蓋六院職工主要居住區域及上下班途經點,為適齡職工子女開設了為期兩個月的暑期托管服務。
46所的職工們發現,午餐菜品的選擇更多了。通過兩次供餐質量評價,食堂菜單煥然一新,營養均衡的套餐搭配贏得點贊。而41所的“在線信箱”和“青年意見箱”成了職工們的“解憂雜貨鋪”,從打印復印難到為青年答疑解惑,108項改進措施把職工的瑣碎煩惱一一化解。210所依托現有幼兒園資源,推出義務托管服務,讓家長安心投入工作。紅峽公司則把“問題清單”變成“幸福清單”:夏日消暑食品送到車間,單身公寓改造如期完成,一線職工的訴求被裝進“民生大禮包”,件件有著落。
讓“制度條文”長出“行動根系”
“供應鏈風險點如何防控?這個案例給了我們答案?!奔t崗公司的培訓教室里,一場“制度解讀+案例剖析+現場答疑”的專題培訓正火熱進行。走進車間,領導班子成員與工人并肩討論生產難點,現場提出的解決方案成了看得見的“行動指南”。
在金崗重工,新修訂的管理辦法不再是文件柜里的“沉睡檔案”。技能人才引進、生產設備更新、環境優化調整——制度變革直接推動生產線效率提升。20余名單身職工搬進配備基本生活設施的過渡房時,感慨道:“沒想到制度條款能這么快變成鑰匙和床鋪?!?/span> 江河公司的專題反思會同樣“刀刃向內”,安全、質量、合規管理的整改臺賬被投影在會議室大屏上,每一項措施都標注責任人以倒計時推進。各部門結合業務場景拆解條款,讓紙面條款真正轉化為生產全流程的硬約束。
最震撼的課堂在呼和浩特市第三監獄。601所60余名職工走進高墻內接受警示教育,鮮活的案例讓“廉潔從業”四個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攻堅身影寫好“作風答卷”
西安自動化的工程師們正在調試物聯網設備,以“高標準、強執行、零延誤”為準則,全速推進航天絲路物聯網產研條件建設,成立呼和浩特市項目駐地,也成為公司強化項目執行管理及運維保障的“橋頭堡”。
“當前,14個會議室的建設工期緊、任務重,我們這支黨員突擊隊將克服一切困難,保證按時完成任務!”面對工期緊,多作業交叉實施等不利因素,六院科保會議室建設項目團隊迅速制定詳細實施方案,每日清晨召開早會,各自匯報當日計劃實施內容;當日晚6點召開項目會,總結當日施工進展及存在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。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帶頭攻克技術瓶頸,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生產效率。
從托育餐桌到一線車間,從制度文件到數據圖譜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六院的實踐證明:作風轉變的答案,就藏在“把問題清單當答卷”的態度里,藏在“將整改臺賬作路標”的行動中。